我當捕快那些年

三觀猶在

歷史軍事

青州府,三龍山。
最近黑風寨壹群好漢們苦不堪言。
自從兩年前,老寨主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三十八章 密謀

我當捕快那些年 by 三觀猶在

2023-11-13 22:38

  天壇外。
  皇帝出行,雖然有些插曲,卻也是有驚無險,最終成功抵達了天壇。
  當然,若不是登聞司和各衙門的提前配合,只怕這短短的十裏路,不會那麽順利。
  三個車隊,三架龍輦,最終在大街處匯合。大街上彩旗飄飄,全副武裝的神機營官兵,分立長街兩側。十幾丈外,則是早早來瞻仰聖駕的百姓,將此處圍了個水泄不通。畢竟是二十年壹次,百姓們有這種機會,還是會激動萬分,他們對皇權還是有壹種天生的膜拜心理,當車隊經過時,所有人都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人群中,有外地來的老漢,他帶著孫子來京城探親,誤入此處,望著這壹幕,又看到十分興奮的小孫子,十分不解。
  老漢打量了壹下花花綠綠的旗子,身穿盔甲的官兵,問,“這麽熱鬧,是哪裏來戲班子嗎?”
  小孫子道:“阿爺,那是皇帝的車隊。”
  “皇帝?多大的官兒,幾品?”
  小孫子道:“沒品。”
  “沒品?也算什麽大官兒?”
  “天底下所有的官兒,都是他封的!妳看跟著的那些白鎧甲,至少也是五品的軍官兒!”
  “五品啊,比我們七品的縣太爺,都威風,還是京城好啊!妳說那麽大官兒,豈不能天天吃豬肉?”
  旁邊眾人轟然大笑。
  小孫子覺得阿爺的話有些丟人,羞得滿臉通紅,拉著阿爺道,“走吧,那邊有觀禮臺,咱們去那邊,沒準能看到皇帝呢!”阿爺撇了撇嘴,“有什麽好看的,又不能當飯吃。”不過,還是跟著小孫子,來到了觀禮臺。
  所謂觀禮臺,不過是臨近鼓樓的壹個商家的噱頭。
  他們的酒樓三層,二樓上有個天臺,四周圍了壹層護欄,便成了觀禮臺。當聽說上觀禮臺每人需要五十文時,老爺子有些心疼,不過,他疼愛孫子,還是交了壹百文,兩人登上了觀禮臺。
  上面早已站滿了人,入口處,還有幾個官兵,在維系秩序。
  果然,登高望遠,從這裏看向長生塔,幾百丈開外,清晰了許多。
  這時,壹名中年男子付了錢,緩緩登臺,官兵見他背著壹個包裹,便道,“打開瞧瞧!”中年男子打開包裹,裏面是壹個拳頭打的鐵疙瘩,如陶塤的形狀,上面有七八個孔,剛好壹只手能握住,旁邊還有壹根細長的鐵釬。
  官兵問,“這是什麽?”
  中年人道:“壹個樂器。”
  “奏壹下!”
  中年人將那鐵疙瘩放在嘴邊,壹段哀傷的曲子,緩緩而起,才聽了兩句,官兵有些不耐煩的打斷了,“行了,行了,大喜慶的,聽這個晦氣!”
  不過,卻也給中年人放行。中年人點頭稱謝,來到二樓觀禮臺上,站了片刻,看到了那個小孩正在盯著他,於是沖他壹笑,小孩也沖他擺了擺手,露出兩排牙齒,只是最近孩子在換牙,缺了兩顆門牙,顯得有些可笑。
  中年人沒有往前面擠,而是繞到了人少的背面,輕輕壹躍,來到了三樓樓頂。
  小孩壹看,很顯然三樓更高、視線更好,只是兩丈多高,以他瘦弱的神軀,根本爬不上去,壹臉艷羨的望著中年人,只見他把那鐵疙瘩握在手中,按下機關,鐵疙瘩緩緩舒展開,左右拉伸,變成了另外的模樣。
  小孩打眼壹看,這不正像是壹副弓架嘛?
  中年人取出細長的弓弦,掛在弓架之上,手指微微攆動,壹些鐵屑掉落,先前那根鐵釬,變成了壹支箭的模樣。
  鐵弓鐵箭?
  小孩子自幼跟爺爺在深山打獵,也用過弓箭,拓木是最常見的材料,至於鐵的抗壓和彎曲度不夠,所以極少用鐵來作箭,所以中年男子的舉動,引起了他的懷疑,中年男子也註意到了孩子的目光,食指放在嘴邊,作出了個噤聲的手勢。
  小孩也以噤聲回應,似乎成了兩人的小秘密。
  前面的阿爺在喊他,他沖中年男子笑了笑,便向阿爺跟了過去,對阿爺道,“剛才好奇怪,有個大叔用鐵作了壹把弓。”老漢聞言,“鐵做的弓箭,有個幾把用!”
  中年男子卻望著遠處的長生塔。
  長生塔上,空無壹人。
  只有三百丈的距離。
  這是大明皇帝與死亡之間的距離。
  別說三百丈,就是五百丈,這位來自北周的鐵箭傳人,也有足夠的信心,壹箭取之性命。
  ……
  太平道觀。
  範小刀、趙行不止壹次來到過這裏,或明或暗,對道觀已比較熟悉。
  今日,由於聖典的緣故,國師太平道長隨陛下前往天壇祭祀,而道觀中的大部分人,早已提前抵達那邊,為聖典作著準備工作,只留下了壹小部分留守。
  兩人雖有登聞令在身,不過卻選擇了暗中調查。
  有了老婦人手中的禦狀,他們很順利的來到了後山。
  太平道觀前殿對外開放,可是後山卻是禁地,沒有太平道長的允許,便是生活在道觀中的人,也不得進入。
  已是初冬,天氣乍寒,初雪未至。
  樹葉泛黃,落滿了壹地,原本後山之上,種滿了的紅山果,隨著秋意漸去,大多也都熟透,落在地上,漸漸變得枯萎。山路崎嶇,鋪滿了樹葉,兩人走在路上,每壹腳下去,都會發出沙沙的聲音。
  後山之中,有太平道觀不可告人的秘密。
  本來,有了郭氏兄弟的供述,他們便想暗中調查太平道觀,可是卻被太子朱延阻止了。如今,他們有了狀紙中的描述,很容易找到了後山中,那七棵呈北鬥形栽種的桑樹。
  桑樹盡頭,則是壹個山洞。
  門口有兩個中年道士負劍而立,目光閃爍,似乎在打量著壹切可疑的痕跡。
  旁邊則是壹口鐘,可疑隨時向山洞內部傳遞訊息。
  這兩名道士,看似武功不俗,但以範、趙二人的武功,想要進去,並非難事。不過,要想不打草驚蛇,也非容易之事。正在猶豫之際,遠處傳來了腳步聲。兩人警覺,連忙躲入山路旁的雜草從中。
  後山之上,雜草叢生,灌木數尺,隱蔽其中,很難被人發現。
  而且兩人早已屏息凝神,隱匿氣息,藏住了自身的生機,除非對方武功遠在他們之上,且刻意運功感應,極難發現在數丈之外的二人。
  來的是兩人,壹男壹女。
  壹陣幽香,撲鼻而來。
  範小刀的嗅覺雖不如趙行,但是對這個味道卻極為熟悉,幾個月前,他曾在太平公主身上聞到過這種氣味。兩人沒有說話,從二人身旁走去,也未察覺到他們的存在。
  待過去後,兩人才透過灌木叢,向山洞望去。
  太平公主壹身宮裝,走在前面。
  雖然壹夜未眠,臉上有些許的憔悴,她依舊清麗且高貴,在外人眼中,就如壹朵高不可攀的蓮花,清冷的眼神中,帶著壹股堅毅之色。在皇兄的門口跪了壹夜之後,依舊沒有等來皇帝的諒解,她便離開了皇宮,來到了太平道觀。
  緊隨其後的男子,正是夜雨樓主李覺非。
  青門峰上,李覺非與範小刀壹戰,被範小刀的六道輪回,傷及了經脈,不過,他在青門峰上休養了半個月,又加之夜雨樓強大的財力,體內的傷勢早已痊愈,不但如此,借助於青門峰上的天地靈氣,李覺非的修為,仿佛更精進了壹層。
  以前是覺得高不可攀,現在則有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兩名道士見到來人,連忙施禮,以壹種極有韻律的節奏,敲鐘數下。
  不多時,山洞裏面,壹位身穿道袍、鶴發童顏的道士,從裏面走了出來,範小刀和趙行認清來人時,忍不住心中壹震。
  小湯觀主!
  夜王朱典?
  在如今京城暗流湧動之際,他怎麽會出現在了太平道觀?
  太平公主盈盈壹禮,“見過皇叔!”
  李覺非則跪倒行禮,“參見高陽王!”
  夜王朱典將哈哈壹笑,伸手拉住太平公主的手,將她扶起,“想明白了?”
  太平公主點了點頭,道:“皇叔救我!”
  夜王朱典拉著她,向山洞內走去,對李覺非道,“妳也進來吧!”
  兩人在山洞外,遠遠的瞧見這壹幕,心中無比震撼。
  本來以為,夜王朱典只是潛伏在小湯觀中,伺機而動,他們還尋思著等聖典過後,向諸葛賢余稟明此事,然後率登聞司的人直接封鎖小湯觀,將這個前朝余孽擒獲,誰料,對方竟出現在了此處!
  這裏可是萬壽山,是太平道觀,是國師府。
  與皇宮不過幾裏之隔。
  看他在這裏的身份,以及山洞外兩個道士的神情,地位似乎不低。
  事情的發展,早已超出了二人的預料。
  難道他們在這裏,另有企圖?
  夜王朱典、夜雨樓主,這兩人武功均乃當世絕頂高手,壹旦他們二人聯合,想要對皇宮裏的那位發難的話,大明皇帝,怕是要危險了!不過,兩人沒有絲毫退縮,越是如此,愈發激起了他們的好奇心。
  山洞之中,到底隱藏著什麽秘密?
  他們壹行人聚在壹起,究竟有什麽密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