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捕快那些年

三觀猶在

歷史軍事

青州府,三龍山。
最近黑風寨壹群好漢們苦不堪言。
自從兩年前,老寨主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零四章 借屍還魂

我當捕快那些年 by 三觀猶在

2023-11-13 22:38

  六扇門失火,偏偏發生在諸葛賢余上任的第壹天,這件事就耐人尋味了。
  很明顯,他的回歸,是六扇門新壹輪內鬥的開始。
  這個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關鍵看如何定性,畢竟三年前六扇門大火燒成灰燼重建,這個節骨眼上再發生這種事,確實容易落人口實。所以,諸葛賢余的本意是趁事態尚未擴散,迅速給事件定性,而且以雷霆手段,處理了唐忝,給自己爭取到主動。否則,等流言四起,各種版本漫天飛之時,再去解釋,效果反而不佳。
  相比之下,他更擔心的是跟蹤了半年多的北周刺客,結果死在這場大火之中,讓他失去了線索,對於隱藏在暗中的危機,沒有了頭緒。所以當聽郭二、郭四說偷聽到他們談話之時,立即把二人轉移到了自己衙署。
  郭二、郭四是混混出身,見到正四品的大官,心中有些慌亂,嚇得大氣不敢出壹口。可是,諸葛大人剛才的雷厲風行,在這裏卻忽然換了個人壹般,變得和顏悅色,說話也溫柔起來。
  “那三個北周胡人身份特殊,無論妳們犯了什麽事,只要能提供有用的情報,本官可以做主,讓妳們戴罪立功,從輕發落。”
  範小刀道:“此二人,與太平道觀的案子有關聯,我們把他們關在這裏,是怕他們遭到道觀的報復。”
  諸葛賢余道:“若是道觀發現他們失蹤,豈不更容易打草驚蛇?”
  這事兒他們二人倒沒想到,不過,現在不是考慮這個的時候。
  諸葛賢余道,“妳們聽到了什麽?”
  郭二道:“這段時間,監獄中人滿為患,我們壹直關押在丙號三舍,我們是這裏的老熟人,所以在牢舍中,說話也有些分量。三天前,這三個胡人被官府的人抓了進來,就關在我們牢舍,大家壹看他們是胡人,就出言謾罵,結果那三人當場暴怒,把幾個惹事生非之人,狠狠收拾了壹番,取得了話語權,大家知道他們是硬茬,所以也不敢招惹他。”
  “起初,這三人也比較老實,只要我們不招惹他,他們也不搭理我們,壹直都是躲在角落,用胡語竊竊私語。牢中人多嘈雜,也聽不清說什麽,到了晚上,大家都躺下了,他們三個小聲商議,我兄弟跟他們比較近,所以也偷聽到了壹些東西。”
  諸葛賢余道:“說重點!”
  郭二道:“從他們口中得知,從入京到現在,深居簡出,但是仍然察覺至少有兩撥人在跟蹤他們,所以想了個辦法,趁去青樓之惹事,故意被抓到這裏,躲避對方的眼線。”
  諸葛賢余心中暗贊聰明,這三個胡人特征太明顯,現在又是關鍵時期,住在客棧或者北周的秘點,可是無論如何,總是要跟人打交道,很容易被人察覺,沒什麽比關押在私牢中更安全的辦法了。
  這三人,乃北周的頂尖刺客,據說還修行縮骨功這種秘術,除非特殊關押,六扇門的地牢,根本困不住他們。在這裏躲避幾天,壹來可以避免拋頭露面,二來可以甩掉對手的跟蹤,三來還不用花錢,可謂是壹舉三得。
  郭二又道:“我們還偷聽到,這三人口中壹直在密謀什麽刺殺之類的大事,便意識到這三人身份不簡單,於是刻意留了個心眼,第二天,開始主動跟他們攀談,當然,我們不用胡語,他們的官話很蹩腳,但也足以溝通,告訴我們是做走私生意的,我倆於是便趁機說有個好的門路,等將來出去之後,壹起發財之類。其中有壹人對此表現出很濃的興趣。不到半日,我們便以兄弟相稱,不過,為首的壹個刀疤臉,對我們還是滿懷戒心。放風之時,他們三人發生了爭執,說什麽明人不可信,刺殺之事,不能假手於人,要自己動手。刀疤臉卻說,他們只是計劃中的壹環,壹切依照計劃行事,今夜越獄,前往鬼樓跟人接頭。對方的人,會把他們送到埋伏地點,到時候只需聽號令行事即可。”
  諸葛賢余問,“他們所密謀的刺殺,可曾說過目標是誰?”
  郭二道,“那倒沒有,不過,卻提到過什麽永生的高樓之類的話。”
  永生的高樓?
  範小刀道,“長生塔?”
  諸葛賢余似乎早有預料,不過,長生塔是東廠督辦修建,從上到下,守衛森嚴,明哨、暗哨將近百余處,而且皇帝出行,隨時有大內高手和死士護駕,別說是刺客,就是蒼蠅蚊子,也未必能飛進去。
  如果有,那只有壹個可能,就是這些人中有內奸。
  郭氏兄弟所說,三個北周刺客的接應人在鬼樓的話,那麽這次刺殺,徐九爺應當脫不了幹系。
  這個線索,壹定要查清楚。
  查歸查,卻又不能打草驚蛇。
  諸葛賢余又問,“再往後呢,還有什麽有用的消息?”
  這個郭二,說話拎不清重點,所以諸葛賢余問得更加幹脆。
  郭二道:“後來,他們達成了壹致,可是問題是三人都頭壹回入京,根本不知道鬼樓在哪裏,在街上目標又太明顯,所以找到了我們兄弟,說讓我們去鬼樓幫忙傳個話,事成之後,會有十兩黃金相謝。我說我們在牢裏關著呢,他們說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想出去,他們隨時可以帶我們出去。所以,我們就答應下來。”
  “什麽話?”
  郭二道:“還沒等說呢,就死了。”
  三個刺客,死在水牢。
  範小刀道:“這件事,也有些蹊蹺。地牢失火,就算要趁亂逃跑,也應該往上跑,他們怎得卻反其道而行之,去了地下二層的水牢?”
  趙行道:“地下水牢,通著暗渠,暗渠雖只有尺方大小,尋常人很難通過,可我觀察了下,這三人死時,關節脫落,很明顯運用了縮骨功這種秘法,如果再會龜息術,可以順著暗渠,逃到外面。據我所知,北周江湖中確實有這兩種秘術。只是,千算萬算,沒有料到,他們施展之時,卻被水中的鐵絲纏住,雖可以龜息,卻偏偏趕上火災,被活生生煮熟了。”
  三人確實好打算。
  在他們發現被跟蹤之後,想辦法進了地牢,甩開跟蹤,然後利用秘術,借助水遁逃脫,然後便可以安然無阻的進行他們的計劃,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好好的壹個金蟬脫殼之計,結果殼脫了,金蟬也煮了。
  “那問題來了。”範小刀提出了自己疑惑,“就算可以水遁,他們怎麽知道六扇門大牢的布局?知道水牢之外通著暗渠?”
  諸葛賢余想了片刻,道:“這座地牢修建於三十年前,當時修建的圖紙,除了在卷宗司外,工部那邊也有備案。如果真如妳們分析,那麽借助六扇門大牢避開追蹤,也在他們的計劃之中,那麽只要查壹下卷宗的借出記錄即可。”
  六扇門的記錄壹查便知。
  這兩年來,只有壹人借閱過。
  那就是範小刀。
  範小刀望著二人,“大人,這麽看我幹嘛?妳們不會懷疑我吧?”
  諸葛賢余問,“我只是好奇,妳借這東西幹嘛。”
  範小刀道:“我只是對壹切未知的事物,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這個解釋合理不?”
  趙行自然知道,範小刀借卷宗的目的,是想尋找六扇門中的秘道,這時候也裝聾作啞,替他隱瞞。諸葛賢余也沒有過多追問,只是道,“妳們去工部那邊查壹下,看看有沒有可疑的線索。有了郭氏兄弟的線索,接下來,該怎麽辦?”
  範小刀道:“大人來了,當然是壹切聽大人吩咐。”
  諸葛賢余道:“我說錯話了,應該是,妳們覺得,該怎麽辦?”
  這正是諸葛賢余的魅力所在,對於案子,他從不獨斷專行,而是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然後做出綜合的判斷,而楊得水與之相反,總是喜歡將自己的意誌,強加到別人身上,對於內務還湊合,可對查案來說,這些年來他壹直在後臺,並不專業,很多時候都是外行領導內行,所以範、趙二人在楊得水手底下,過得並不開心。
  諸葛賢余的到來,又讓二人找到了剛入六扇門時的那種狀態。
  “鬼樓要查,但是貿然行動,又會打草驚蛇。只是,三個刺客已死,怕是有些麻煩。”
  想到楊二叔如今正在鬼樓,若是去調查的話,會不會也把他們牽扯進來?北周三刺客的接頭人,就在鬼樓,這條線索,是諸葛賢余跟了許久的,決不能斷掉,但是如何接觸,卻又難為到了範小刀。
  諸葛賢余道:“誰說刺客死了?”
  “大人的意思是?”
  “我封鎖了這三人死亡的消息,可不是為了推脫責任。”
  諸葛賢余吩咐人把許仵作喊了過來,交代了壹番,道:“老許,情況就是這個情況,妳覺得有多大把握?”
  許仵作打量著地上三具屍體,又打量了範趙二人,“正常來說,需要脫皮、硝制、然後以蜜蠟塑型,壹套程序下來,少說也要十天半月,時間倉促,我盡量節省步驟,不過,面部表情,怕是沒有那麽惟妙惟肖,只能有八九分相似。”
  諸葛賢余道:“已經夠了,明晚之前,務必做好。”
  許仵作帶著三具屍體離開,範小刀已經明白了諸葛賢余的意圖,他這是想要讓二人假扮刺客,前去刺探接頭消息。
  好壹個借屍還魂!
  “沒想到,老許深藏不露啊,竟還會做人皮面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