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

金元寶本尊

都市生活

“來吧——” 猛地間,金鋒睜開眼來,渾身大汗淋漓。 四顧茫然。 這時候,壹個急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364章 又被打臉

撿漏 by 金元寶本尊

2023-5-18 20:42

  他們家的瓷廠在瓷都也是數壹數二,出口創匯,拿獎拿得手軟。錢財自然沒有少賺。
  當初夏玉周搞了那麽多的協會,吳璇就掛的古瓷研究協會會長職務。
  都知道現在的高檔復刻瓷器價格奇高,隨便壹個仿永宣青花的手繪茶杯都是大幾千。壹個銅胎的琺瑯彩那就更是貴得驚人。
  從夏鼎在的時候開始,他們家幾乎就承包了全部文保單位幾乎所有的高檔用瓷。
  光是這壹項收入吳家就賺得流膿淌血盆滿缽滿。
  “吳理事,妳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挖出來的官窯遺址,是假的!”
  “對不對?”
  金鋒斜著眼看過去,嘴裏漠然說道。
  “我只是質疑。允許辯證嘛。妳說呢。小金總顧問。”
  “真理越辯越明!不是嗎。”
  金鋒抿著嘴昂然說道:“妳請說!”
  不過四十多歲的吳璇家裏不缺錢,在對瓷器研究這塊上極有造詣。嘴巴壹張,加特林重機槍轟然開火。
  “關於北宋官窯遺址從清中期開始就有前人研究,新神州後,我們對這塊的研究也越發細致。”
  “清涼寺汝窯遺址發現讓我們對汝窯有了更進壹步的了解。”
  “張公巷北宋官窯的出土在當時也引起極大轟動。”
  “到現在為止,張公巷是不是北宋官窯尚且無法定論。但是,在當時,夏老和我師父,我的父親以及眾多大師們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邊說,吳璇還開了公文包取出了壹份泛黃的檔案。
  這份檔案赫然就是當初全神州專家組們對張公巷窯址出處的辯論會議記錄。
  張公巷遺址是在04年挖出來的,出土了兩萬多件瓷片和殘器。這些瓷片器型精美,釉色上乘似汝又勝汝。
  於是很多專家都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的北宋哥窯。這在當時引起國內外壹片轟動。
  有幾位巨擘級的大宗師還為此發表了很多篇的論文,認定張公巷就是的北宋官窯最準確的遺址。
  但在後面的聯合論證會上,十七位巨擘級的宗師和大宗師卻就此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幾個月後,五十多位大師、院士和歷史學家又展開了二次辯論。
  辯證會上,支持反對互相都說不服對方,就差沒當場打起來。最後還是打醬油的和事老勸住雙方。
  從那以後關於北宋官窯的爭論從明面轉到地下。雙方誰也不服誰。到現在十幾年過去,老壹輩大宗師們逐壹逝世,這事的爭論也就減緩下來。
  吳璇這個人前幾天不見人影,卻是在今天跳出來質疑黃河尋祖的發掘,目的不言自明。
  在吳璇旁邊還坐著不少黃冠養認識的人。這些人也都是國內很有些名望的瓷器鑒定專家和學者。
  這群人,來者不善。明顯的來跟金鋒唱對臺戲。
  耐心聽了吳璇口若懸河口水了十幾分鐘,金鋒就說了壹句話。
  “請問吳理事長,妳看過我們挖出來的窯口瓷片嗎?”
  吳璇呵呵笑了笑:“我不看也知道……”
  下面的話被金鋒擡手壹指打斷。
  跟著黃冠養拿起壹個箱子走到吳璇面前打開,取出幾件東西放在吳璇跟前。
  “吳理事長,請妳說說,這些瓷片、殘器、修復品和全品,哪些屬於汝瓷?哪些屬於張公巷?哪些屬於官窯?”
  既然對方都對金鋒發起質疑的挑戰,那金鋒也毫不客氣反擊回去。
  吳璇低頭看了看這些瓷器器物,呵呵壹笑欣然應承下來。
  旁邊吳璇的幫手們也在這時加入戰鬥,三五幾下就把這些器物全都辨明出來。
  以這些人的實力,認清楚這些東西的出處自然不在話下。
  等到吳璇自信滿滿開口報出各個瓷片殘器全品的出處和窯口之後,黃冠養卻是冷笑起來,寒聲說道。
  “錯了!”
  “全錯了!”
  此話壹出,吳璇頓時吃了壹驚,他的幫手們大驚失色。
  “這些,都是我們在官窯遺址上挖出來的。”
  “吳理事長,黃理事,薛會長……”
  黃冠養嘴裏挨著挨著點名過去,冷笑說道:“妳們幾位的眼力界,還需要再練練啊。”
  “吳理事長,您可是董老的關門子弟,不應該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啊。”
  幾句話出來,壹幫人怫然色變,壹個個老臉羞紅慚愧怔立當場,恨不得鉆地縫裏去。
  吳璇臉色劇變,不服氣的他又抄起手對這些瓷器二次復檢,三次再復檢。
  連續摸了十來分鐘,還把大殺器單筒放大鏡都給拿了出來。
  “黃總,妳,妳莫不是在騙我?”
  “我的鑒定,沒,沒錯啊。妳們,妳們是不是拿了博物館的東西過來故意整我?”
  黃冠養鄙夷深深,冷笑兩聲:“董老的關門弟子,連出土物和館藏都聞不出來?”
  “看來吳理事長的鼻炎很嚴重嘛。這麽大的土腥味都聞不到。”
  “是該去看醫生了。”
  “我在協和有熟人,可以幫妳掛個專家號。”
  噌的下,吳璇就變了顏色。壹張臉又青又白,火辣辣的痛得不得了。
  在這樣的場合下,壹次失誤,就相當於壹輩子都完了。
  傳出去的話,不僅自己的名聲沒了,就連家族的名聲和老師的聲譽也毀於壹旦!
  失魂落魄的吳璇冷汗長流,下意識的看了看會議桌上的某個人,慢慢地壹點壹點的坐下去,三魂七魄都飛不見了蹤影。
  “黃副總,這些,這些真的是黃河古道挖出來的?”
  “黃總,黃總,我們,我們可以去看看嗎?”
  “對對對,黃總,我們也想去現場,我們去做苦力,去打下手,您能同意嗎?”
  壹邊的老貨們在這時候卻是把吳璇拋到壹邊,七嘴八舌對著黃冠養發問,神情壹個比壹個激動。
  “妳們……要去,當然歡迎。”
  黃冠養回頭看著金鋒,笑著說道:“黃河尋祖項目部,歡迎任何熱愛祖國的人去盡心盡責。”
  “北宋官窯遺址,我們正在全力搶救發掘。”
  聽了黃冠養這話,壹幫子老貨頓時眉開眼笑壹個勁的說著謝謝,心裏激動得不行。
  這當口,吳璇擠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顫悠悠要跟黃冠養套近乎,卻是在下壹秒就被人無情打斷。
  “行了。請他們出去。”
  主持會議的大佬輕輕壹揮手便自將吳璇壹群人打發走人。側著身子在郝華星旁邊輕聲細語。
  郝華星低著頭沈著臉木然點頭,端起茶杯往後壹靠,埋著臉喝茶。
  主持會議的大佬側眼看了看金鋒,視線從李道義楊誌勇臉上壹掃而過,輕輕抄起筆在記錄本寫了起來。
  郝華星慢慢放下茶杯,手裏夾著香煙不茍言笑開口說話。
  “東輸、北調和尋祖三方的辯證都已經表述完畢。妳們三方的意見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根據。”
  “要發展,也要保護。保護和發展缺壹不可。世紀工程和歷史遺跡相比起來都同等重要。”
  “當年的大運河給了後世不可磨滅的精神財富和歷史財富。”
  “東輸北調現在是工程,壹百年三百年五百年後,也是歷史的遺跡。”
  “發展,利國利民。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保護和發展協調並進才能達到真正的進步。”
  “我的話說完了,下面,請三院的同誌們說說妳們的看法。”
  郝華星的話很短,內容也模棱兩可。但現場的都是人精老狐貍,哪有聽不出來郝華星話裏的意思。
  他的嘴裏,發展始終是第壹位。
  楊誌勇和李道義在這時候互相對視壹眼,露出勝利者的笑容。
  金鋒,輸定了!
  接下來,就是三院的評估報告。
  這是楊誌勇和李道義他們最想看到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