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

金元寶本尊

都市生活

“來吧——” 猛地間,金鋒睜開眼來,渾身大汗淋漓。 四顧茫然。 這時候,壹個急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06章 太平山最大的豪宅

撿漏 by 金元寶本尊

2023-5-18 20:23

  大平山是整個港島省最高峰,在這裏能清楚的看見整個島的布局情況。
  港島的龍脈發自九龍。而九龍的龍脈則出自祖國內地,屬於海龍脈的壹只。
  當年有很多的風水大師提出來港島龍脈屬於奪天造化的壹枝獨秀,跟內地沒壹毛錢關系。
  為此還跟內地的風水師們做過激辯,鬧得不可開交。
  鬧到最後,就連內地的茅山、龍虎山都出來了。
  道尊張承天親自過來,帶著兩岸地師們走了壹圈。
  從特區的石鼓水庫過大灣、河背、釘簽埔地帶、漸斜楓樹頭,再過黃龍湖地帶、直至三洲田水庫。
  再由園山風景區到梅嶺、從鹽田梧桐山斜行,穿特區河進入港島紅花嶺地帶。
  走完了這壹遭,港島的地師們都閉嘴了。
  從那以後,也就有了港島龍脈認祖歸宗的說法。
  王老夫人也是壹個很準時守信的人,提前了足足十分鐘就過來。
  禮貌客氣的握手見禮,把鑰匙遞給金鋒開了大門進屋。
  大豪斯是很古典的中式建築,花園魚池都有,車庫傭人房也不小。
  梧桐樹已經長得老高,各種花卉在初夏時節開得艷麗繽紛,整個豪宅都沈浸在香風沐浴中。
  曾子墨陪著老夫人漫步閑逛輕聲細語,金鋒則跟在後面四下觀望。
  老夫人今年也有八十多了,卻是穿著非常的正式,還佩戴了壹身的翡翠首飾。
  雖然樣式很老舊,但都是極高的高貨,壹身首飾放現在最少也值八九千萬。
  這就是曾經太平紳士和爵士的底蘊。
  走了壹會老夫人沒了力氣,微笑著給金鋒道歉,讓金鋒和曾子墨自便。
  曾子墨依舊陪著老夫人閑坐,金鋒則把屋裏屋外都走了壹圈。
  宅子很大,裏面的裝修裝潢都是用曾經的拆房老料所搭建。
  這裏的拆房老料不是壹塊壹塊,而是壹間壹幢整體的老建築。
  有金絲楠木的,有黃花梨的,有紫檀的,有紅椿的,有的材料來自廟宇,有的來自莊園園林,有的則來自民宅。
  門、扇、窗、棱、梁、椽、柱子、鬥拱、裝飾、歇山……
  還有壹些剩下的老家具,都是老紅木老紫檀所做。
  在這裏,金鋒甚至還看到了十幾個的牌匾,進士及第,廟宇名字,宅府題跋。
  看到這些東西,金鋒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也是壹陣陣的傷感。
  在九十年初期文物熱剛剛興起的那會,很多無良的文物掮客和販子利用港澳寶三島省與內地的巨大信息差距,在國內大肆的搜刮各種各樣的文物。
  這些老屋老料就是最主要的壹種。
  在當時,幾乎只用幾百塊最多壹千塊就能把壹幢清明屋子的門窗門扇拆走。
  拉到港島之後,就會翻上十倍甚至百倍。
  在如此暴利的利潤之下,從二道販子到三道販子最後到十幾道販子,神州大地上但凡是有點年頭有點名堂的老屋老宅都被扒光。
  那時候的神州還處在文化碰撞的初期,根本不知道這些東西有那麽值錢,尤其是在廣袤無知的鄉下。
  很多明清時期的老屋在當地人眼中黑漆漆的醜得壹逼,大多都是用來做燒柴火木頭。
  當那些鏟地皮的把二十塊五十塊軟妹紙遞到手裏的時候,沒有人能拒絕得了這種誘惑。
  連同這些老屋壹起遭罪的,還有那些道觀廟宇。
  當鏟地皮的壹線販子看見某處道觀廟宇有年頭之後,就會上報給掮客,掮客再上報老板,最後由最大的二道販子親自出馬,親自考察。
  實地確認過後,這些人就開始動手。
  先是買,買不著的話就捐香火搞好關系再買,再不然,就使出大殺器。
  最大的二道販子扮作海外歸來認祖歸宗的豪客,親自到道觀廟宇燒香還願,扔下壹大筆的香火錢,大手壹揮,奉家裏老人的遺願,為廟宇道觀重建,為仙長菩薩重塑金身。
  這個借口,沒有任何人能拒絕。
  於是乎,老的道觀廟宇被拆掉,新的廟宇道觀建了起來。
  那些珍貴無比的小葉紫檀黃花梨和金絲楠木就被當做垃圾拉走。
  那年月重建壹座廟宇也就幾萬塊頂了天,這些拉走的垃圾轉運到港島,就是百倍的利潤。
  這種套路不僅僅適用於道觀廟宇,很多知名的古建築也是用以新換舊的手法給弄走的。
  這種劫難整整持續了十幾年。
  在神州古玩古董大熱的時候,神州大地上出了多少惡心的事情,罄竹難書。
  最無恥最可恨又無奈的時候……
  那就是壹個青花瓶子能賣兩百塊的時候,很多窮瘋想壹夜暴富的人扛起了鋤頭對那些明清古墓挖墳扒墓。
  開始是暗挖,到了後來就是明掘。
  在瘋狂的時候,很多家族的人都會自發的組織起護墓隊,為了保護自己的老祖宗,跟這些人對打對幹。
  家族勢力大的保住了自己的祖墳,沒本事的就剩下了壹個辦法。
  與其讓別人盜掘,還不如自己挖了自己賣。
  挖自己老祖宗的墳,這在當時,並不是什麽新聞。
  這些東西最終的流向絕大部分都是港島。
  到了港島之後由當地的富豪們和收藏家們先挑完了,剩下的送往澳島寶島,最後送出南海送到大洋彼岸。
  可笑的是,曾經那些鏟地皮的販子們到了現在,卻又花比以前幾千倍的高價把自己當年賣出去的東西又買回來。
  天大的諷刺!
  看著這些東西,金鋒沈寂了好壹陣子。
  當年這些拆房的老料子被海外的收藏家和富豪們當做珍寶壹樣的瘋搶,到了後來卻是捐都捐不出去。
  神州血脈的驕傲成龍先生最是愛收集這些拆房老料,曾經收集了十套徽派古建築,從梁柱到門窗再到雕花裝飾。
  他原本是準備給父母住的,但後來沒有成行,只得擺在倉庫裏招螞蟻。
  後來,他想把這些古建築捐給港島,談了壹年多沒搞成,最後捐給了星洲。
  這事出來頓時引發了渲染大波,後續發酵持續了很久。
  成龍先生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坦言說也曾想過要捐給內地,但實地壹考察,發現人家只是用這些建築做噱頭。
  最後的結果是,星洲捐了四套,剩下的捐給了內地。
  這其中也反映了現在文物保護的極難之處。
  總的說來,就是錢!
  沒錢,妳保護個傑寶!
  樓上樓下走了壹遭,這裏並沒有發現什麽機關暗室,金鋒也暗地裏佩服王老先生的品行。
  後院是壹大片的空地,以前是休息聊天散步的草坪,辦個百來十號人的聚會完全沒問題。
  王老婦人住進療養院後,這裏也就成了壹座死宅。
  沒人打理的草坪野草瘋漲,地上的殘花落葉堆了厚厚的壹層,倍顯淒涼。
  最淒涼的是孤零零隱藏在花草樹木中的那些石獅子、栓馬墩、還有上下馬石,各種各樣的石頭物件。
  這些……放到以前,壹般人家來真有不起。
  尤其是上下馬石,那可是騎馬的京官才能享受的玩意。
  逼格的象征。
  沒在王老夫人身邊,金鋒也放心大膽的抽起了煙。
  漫步在壹尺多高野草中,倒是很有些踏春的感覺。
  目光掃過這些石墩石頭石獅子,很多都是飽經風霜,凝萃了幾百年的時光的印記。
  目光停在壹處地點,走過去低頭壹看卻是壹個橫躺在草叢中的大青石。
  大青石不過壹米出頭,寬壹尺不到,上面刻著“泰山石敢當。”五個楷書大字。
  “嘿!”
  金鋒不由得笑了笑,還能在港島看到這玩意。這可是在三大古玩市場裏都沒見著的寶貝。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