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章 南拳十八式
雙天行 by 阿風八千
2018-8-7 18:10
此時三人的謎底都已寫完呈到臺前,臺上諸位宿儒圍住三幅字不住指點評說,好似難以決斷,宗玉琦與錢聞照還爭執起來,頗有些互不賣賬的架勢,倒是吳非與何薌貳站在原地不作聲。
臺下那些學生和看客壹邊猜測,壹邊小聲議論,講學堂從裏到處都是嚶嚶嗡嗡。
朱由真忽然壹擺手,道:“不必爭了,請學堂裏的諸位來評判好了。”
宗玉琦等人立刻贊同,錢聞照也點頭。
朱由真喊來身後的侍衛,吩咐幾句,片刻後,三名粉色長衫的侍女走到堂前,各自舉了壹幅字向眾人展示。
臺下眾人還未看清謎底,卻被三幅字驚得呆了,因為三幅字都是用瘦金體寫成,鐵勾銀劃,十分震人心魄。
朱由真笑道:“本王的謎底既在其中,為以示公允,要勞煩宗山長做壹下說明。”
宗玉琦微壹躬身,站在堂前,朗聲道:“下面便由老朽來介紹三幅謎底,這第壹幅,寫的是――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此句出自前朝王實甫雜劇《西廂記》。”
臺下不少人鼓掌叫好,文君司馬,山泊英臺,願有情人終成眷屬,何等美好。
宗玉琦走到第二幅字前,道:“這壹幅字,寫的是――難得有情郎,出自唐魚玄機的《贈鄰女》。”
臺下又是壹片叫好之聲,這次叫好比前壹次更熱烈,司馬於文君,山泊於英臺,都是難得的有情郎,此句遠勝於第壹幅的境界,畢竟先前吳非定的謎底是詩詞,元雜劇中的佳句當然比不上唐詩的經典。
宗玉琦走到第三幅字下,這壹幅瘦金體寫得特別有力,天骨遒美,筆鋒如曲鐵斷金,要知道瘦金體為宋徽宗趙佶所創,趙佶之後,數百年裏,後人修習瘦金體,幾無壹人能超越,但這壹幅字之傳神,足與趙佶碑帖中的拓字可比,而且更傳神生動,無可挑剔。
“這壹幅字,寫的是――應恨劉郎來又去,出自宋蘇軾的《減字木蘭花》。”
臺下安靜了片刻,眾人仔細回味,這劉郎最開始雖是指劉徹、劉邦、劉備,但到宋朝,已開始暗指情郎,周邦彥就曾寫過,流水落花,不管劉郎到。
這壹句對得相當精妙,司馬是文君的劉郎,山泊是祝娥的劉郎,只不過司馬來而山泊去,與謎聯扣合得天衣無縫,如果說前二幅是佳作,那麽這壹幅無論字還是與謎聯的契合,都可謂絕唱。
眾人回過神來,叫好之聲才轟然響起,且久久不絕,雖然他們還不知哪幅字是何人猜的謎底,但顯然劉郎壹句用得最為精妙。
宗玉琦對錢聞照道:“錢老,妳瞧瞧,我們根本無須爭執,這劉郎壹幅為最佳。”
錢聞照道:“宗山長此言差矣,這道詩鐘聯謎乃是以千古之愛為主題,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堪稱千古,而應恨劉郎來又去,這應恨從何說起?”
何薌貳此時站到二人中間,嘆了壹聲,道:“老師,您不用說了,這恨自然也是愛,是壹種痛愛,學生這壹題自愧不如,該當認輸。”她這麽壹說,臺下所有人都驚愕地發出壹聲低呼,顯然劉郎這句不是她所作。
錢聞照搖搖頭,他知道自己這位女弟子心性孤傲。
朱由真呵呵壹笑,上前道:“本王想了半天,也才想出元雜劇中的壹句,實在慚愧啊,吳小友不愧是周老夫子高徒,出手不凡,這壹題連何才女都認輸,本王更是拍馬不及!”
聞聽此言,堂下又是壹片嘩然。
但此時場中最驚愕的人,卻是尚元生,他自以為練了幾十年的瘦金體,當世已經無人可及,但眼前這少年不單行草已得到周重生真傳,連瘦金體都遠在自己之上,羞憤之色在臉上交錯,站在字旁已經呆住。
朱由真笑道:“既然何才女恭讓,那本王的這壹份禮物,該屬於這位吳小友了。”他向後示意,有人將托盤送到吳非面前,吳非謝過朱由真,接過托盤放在案上。
錢聞照有些不悅,他並不認為吳非才學可以勝過自己弟子,雖然他寫字堪稱壹代宗師,但錢聞照此次上門挑戰,懷了必勝之心,剛才本已勝券在握,沒想到平地冒出這個吳非,壹下搶了風頭。
朱由真的禮物已經送出,便坐回位上。
何薌貳對吳非壹拱手,道:“吳兄既然是周老先生的高足,不知平時最喜歡讀哪壹本書?”
此言壹出,堂下立刻傳出壹片低聲議論,要知道剛才何薌貳正是在陳第洲、宗玉琦所擅長的《易經》和朱學上問倒二位前輩,此時故伎重施,顯然是要向他發難。
吳非歉然壹笑,道:“在下天資愚鈍,讀書多而雜,也沒特別喜歡的,若壹定要說我最喜歡的壹本書,怕是何才女連瞧都沒瞧過。”他此言壹出,貌似謙讓,實則狂到極點,吳非上次聽晏暢說何薌貳放言,即使周老師親至,她也敢上來挑戰,此時有心給她點顏色瞧瞧。
何薌貳身軀微震,她望著吳非,見他目光中有狡黠之色,暗道:“這位吳師兄是什麽意思,難道他要用那些不堪的書目來為難我?”她想到的是《金瓶梅》、《西遊記》等禁書,如這少年真的說自己喜愛這類書籍,自己可如何應付?
“是,是什麽書?”
“何才女,在下閑來無事,最喜歡的壹本書,乃是《南拳十八式》,這可是壹本好書,其中字字真言,只要每日習練,便可強身健體,修身治學。”
吳非這麽壹說,所有人都瞠目結舌,在場的學生和宿儒,沒有壹個看過《南拳十八式》,就算看過,怕也沒有壹個記得。
何薌貳又氣又惱,這家夥壹定是專門背了這本拳譜,然後故意在這裏為難自己。
“哦,這麽說來,吳兄可是精通南拳了?”
“這個自然。”
吳非順口背了壹段口訣,他自從靈識開啟後,對於所讀過的書,只要有記性,在心裏領悟壹遍,就可以霍然貫通,這南拳他習練過,自然信手拈來。
眾人心裏暗笑,何薌貳再是天縱奇才,也有不知道的學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