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暗度陳倉(三)
1855美國大亨 by 奶瓶戰鬥機
2023-4-8 19:55
美國陸軍在發起的試探性的進攻中,落入了西班牙人準備好的火力陷阱,損失慘重。美軍的這個挫折引起了廣泛的關註,原本大家都覺得這壹戰不會有什麽起伏了,西班牙表現的根本就不堪壹擊,讓整個美國都幻想著能在聖誕節前獲得勝利了。如今的挫折就像是當頭的壹棒,打的壹片樂觀之聲的美國壹下子似乎都蒙了。
這樣的起伏也許不是美國人民願意看到的,但對於某些特殊的利益團體來說,卻絕對是好事情。比如說,對於報紙等媒體來說,這就絕對是壹件好事情。因為美軍的挫敗,報紙的銷量大增。當然,在這件事情上,報紙並不是賺錢最多的。論賺錢,最近期貨市場上的某些投機者倒很是賺了壹筆。
古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蔗糖產地,所以古巴的狀況會顯著的影響蔗糖的價格。而在期貨市場上,這就會不斷地表現為蔗糖期貨價格的漲落。而如今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比起史高治起家的時候,又發展了很多,比如說,交易杠桿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被放大到了五十倍了。這也就意味著,只要有百分之壹的價格波動,就能帶來百分之五十的盈利或者是虧損。
古巴抵抗者多年以來和麥克唐納財團常來又常往,這棵大樹有陰涼,古巴抵抗者們自然也是有心背靠大樹好乘涼。所以麥克唐納財團在古巴已經控制了不少的蔗糖種植園,加上情報能力,對於戰局的判斷能力,在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幾家財團能夠和麥克唐納財團相媲美的,所以,這自然就意味著麥克唐安財團在蔗糖期貨市場上幾乎可以隨心所欲的呼風喚雨。結果,僅僅壹天時間,在葛萊史東的直接指揮下,麥克唐納財團就從蔗糖期貨市場上掠走了整整八百萬美元。
如今麥克唐納財團的新壹代人似乎越來越喜歡通過金融手段,而不是通過實業手段來賺錢了,這幾乎也成了壹個趨勢,控制住最重要,最關鍵的壹些經濟部門,然後就可以人為的制造市場的波動,從而輕松愉快的賺到大錢。資本主義經濟的壹大特征就在於,壹切的經濟活動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創造出產品,而是為了獲得利潤。生產那些能夠使用的工業產品只是獲得利潤的途徑之壹。
正因為如此,每隔壹段時間,資本家們都會進行壹次富有創造力的嘗試,那就是試圖跳過多余的生產環節,直接更高效的獲得利潤。當然,這種搞法有壹個更為高大上的名字,叫做“金融創新”。它來錢快,利潤高,而且相對隱蔽,自然就成了那些資本家們最喜歡的選擇。比如說後世裏,阿妹妳看在主要的石油產地攪風攪雨的,最後似乎落到自己手裏的油田卻並不是很多。於是壹幫子對這類手段不太熟悉,或者熟悉卻故意不說的家夥,自然就拿著這種事實出來高喊:“妳們看,美國打傻大木絕對不是為了石油!而是為了民主!啊,偉大的阿妹妳看,自由的燈塔,人類的希望!巴拉巴拉巴拉吧……”他們說的也不全錯,華爾街,以及布什家族搞掉傻大木,真還不是直接為了石油,更多的是為了石油期貨。只要控制期貨價格的漲跌,分分鐘就能賺出比開油田多好幾倍的錢,什麽?妳說戰爭費用很貴?那個是全體納稅人買單的,又不是華爾街買單的。
只不過在現在,蔗糖市場上的動作只不過是小動作而已,因為有壹個更大的市場即將發生更大的波動。這個市場,就是貴金屬市場。
1897年12月5日,也就是美軍在對聖地亞哥軍港的進攻中受挫的那壹天,史高治讓黑水的教官,將壹份情報交給了布爾人。
“英國從地中海和印度各調動兩千人的軍隊,將於近期抵達開普殖民地。此外,在下個月英國還將從本土調動壹到兩個師前往南非。”克魯格總統念著情報上的內容,然後轉過頭去對他的閣員們說:“妳們覺得這個情報真實嗎?”
“總統先生,情報的真實性幾天之後就可以見分曉。四千人的殖民地軍隊還不足以改變力量對比。不過如果後面提到的那個本土師到達,英國人可能就會覺得他們就有了武力解決我們的能力。”皮埃特·茹貝爾將軍回答說,“總之,我們要立刻做好應變的準備。總統先生,壹旦英國人先期調動的殖民地軍隊到達,我認為我們就應該在國內發出動員令了。”
“總統先生,我覺得英國人對我們動手的可能性不小。”另壹位閣員也回答說:“如今美國人正在對西班牙作戰。而英國人雖然在口頭上對西班牙表示了支持,但是卻沒有什麽實質的行動。我覺得,美國人之所以敢向西班牙動手,估計也就是他們考慮到我們和英國之間的問題會拖住英國的力量。總統先生,您想,如果英國和美國向1812年那樣打起來了,我們會幹什麽?”
這話讓原本有些憂心忡忡的大夥難得的露出了壹絲笑意,的確,如果英國人真的和美國人打起來了的話,德蘭士瓦共和國會怎麽幹?那還用說?肯定是趁機把英國人從南非趕出去了。這樣的事情想想都讓人神往。
“既然英國人忍住了沒有動手,他們沒動手的原因我想大家都知道。如果我們是英國人,我們能容忍自己的力量長時間被拖住嗎?”然而這壹問立刻又把大家推回到了殘酷的現實裏。的確,英國人不可能容忍南非的局面無限的拖延下去。因為這種拖延已經帶來惡果了。所以,只要英國人的腦袋沒出問題,那他們就壹定會盡快的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方式,毫無疑問只可能是戰爭!
“從各種情況看,這份情報是真實的可能性非常大。”克魯格總統給這份情報定下了調子。
這份從美國友人那裏來的情報的前半部分毫無疑問是真實的,當然,後面就完全是在胡說八道了,調動兩個本土的陸軍師過來,英國人可不打算花這麽大的力氣,在壹開始,英國人也沒想到過布爾人會這麽難對付,所以,壹開始,英國人真的沒打算從本土調集精銳部隊來解決問題。
僅僅壹天之後,布爾人自己就又得到了壹份情報。這份請報上說,新任的開普殖民地總督前些天已經向英國女皇上書,要求得到國內的支持,以解決德蘭士瓦共和國歧視英國人的問題。這份情報和來自美國人的情報相互印證,越發的證明了壹點,那就是英國人要向德蘭士瓦共和國動手了。
又過了三天,美國人的情報終於被直接證據證實,來自地中海地區的兩千人的英國殖民軍隊在開普敦港口上岸。布爾人布置在開普敦的諜報人員親眼目睹了這支軍隊登岸的情況。
於是德蘭士瓦共和國軍隊的司令官皮埃特·茹貝爾將軍找到了克魯格總統。
“總統先生,情報已經被證實了,英國人對我們動手迫在眉睫了。請下達動員令,並允許我們主動向英國目標出擊。”
壹旦戰爭不可避免,就搶先動手,先發制人,這是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將軍們和黑水的教官們經過長時間的研究之後得出的最佳方案。雖說從道義上來講,最好是能夠不開第壹槍。但是,要做到這壹點,是需要先決條件的。那就是最好有實力保證決不讓對手有機會開第二槍。如果做不到這壹點,至少要保證挨上敵人先發制人的壹家夥,不至於受損嚴重,無法恢復。要保證沒有先開第壹槍的政治好處要遠遠大於挨上第壹槍的損害,否則就是傻帽了。
顯然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力量可是絕對承受不住讓英國人開第壹槍的。如果傻不拉幾的讓英國人壹步步準備好,那等到英國人開了第壹槍之後,估計布爾人就沒什麽機會開第二槍了,直接就被秒殺了。不開第壹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強者的特權。而布爾人是沒有這樣的資格的,至少在面對大英帝國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大帝國的時候,是絕對沒有這樣的資格的。
對於布爾人來說,如果戰爭壹定要爆發,那麽最好的局面絕對是趁著英國人的主力還沒到,搶先對英國在南非的殖民地進行攻擊。如果他們能在英國主力部隊到來前,就攻占開普敦等重要港口,那麽英軍就需要打壹場壹切戰役中最為復雜的登陸戰。而且,就算英軍成功登陸,沒有港口,後勤補給也會非常非常的困難。就算英軍奪回港口,等他們奪回港口的時候,港口裏的設施只怕早就被破壞光了,要想恢復它的功能又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物資。這樣壹來二去的,戰爭的成本就會直線上升。在布爾人看來,英國人都是壹群生意人。如果壹場戰爭成本太高,收益率太低,那麽他們就完全有可能尋求妥協。
“這樣吧,”克魯格總統說,“妳先讓軍隊進入警戒狀態,然後我再進行壹次最後的外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