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寂寞劍客

歷史軍事

我這是在哪?
朱高遠有些茫然的睜開眼睛。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顆歪脖子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零九章 大阪冬之陣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by 寂寞劍客

2023-10-25 22:10

  第2師上岸並擺好線列陣之後,崇禎也在鄭芝龍和江天壹等人的簇擁下上岸,並且還來到了兩軍陣前。
  這個時候,幕府軍已經派出了大概壹千騎兵發起試探性攻擊。
  看著騎著“高頭大馬”沖殺過來的幕府騎兵,崇禎和身後的高起潛、盧九德以及江天壹等人直接笑噴。
  “閩國公,這便是妳口中不遜於建奴的倭騎?”
  崇禎笑道:“這就不是騎兵,頂多算是驢騎兵。”
  “驢騎兵?聖上真壹語中的。”江天壹大笑附和。
  鄭芝龍臉上的表情有些尷尬:“聖上,萬不可小覷。”
  說話之間,幕府軍的“驢騎兵”已經迫近到了壹千步內。
  閻應元不確定幕府軍的“驢騎兵”想幹嗎,是想要直接強行沖陣呢,還是想用騎射進行襲擾,但是對於明軍來說這都不重要。
  壹聲令下,3個山炮團便紛紛開炮。
  雖然這3個山炮團裝備的仍舊是前膛炮,也沒有開花彈,射速也只有每分鐘壹發,但是多達81門2.5寸口徑的山炮,仍舊足以對幕府軍的驢騎兵造成致命重創。
  僅僅只是壹輪炮擊,幕府軍的驢騎兵就被打崩,傷亡小半,潰散大半。
  有壹匹戰馬驚慌失措下,居然拖著被打死的倭奴騎兵逃到明軍步兵陣前。
  崇禎、高起潛、盧九德還有江天壹等人湊上來,發現戰馬體高還不到四尺。
  再看被戰馬倒著拖過來的幕府騎兵,身高也就是壹米四多,反正肯定不到壹米五,這才是真正的五短身材,四肢短,軀幹也短。
  崇禎見此便不由得樂了,看來傳聞果然是真的。
  明治維新以前的倭國果真是矮人國,全是矮子。
  也難怪明治以前的大明商賈去倭國,倭國人都會爭相妻客。
  這特麽的就是為了留種,借華夏人的基因改良倭人的品種!
  崇禎便忍不住再壹次調侃起鄭芝龍:“閩國公,這就是妳口中的倭國武士?不遜於建奴八旗兵的倭國武士?哈哈哈。”
  鄭芝龍卻很正式的說道:“聖上,倭國武士的身高是矮了點,但是打仗極為兇悍,以前倭寇襲擾大明海疆,我大明水師將士就吃過不少虧。”
  看來倭國武士給鄭芝龍留下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
  “這壹點朕信。”崇禎道,“所以不能讓他們近身。”
  閻應元哂然道:“聖上放心,倭奴不會有近身的機會。”
  能夠給予閻應元如此自信的,自然是大明陸軍的強大戰鬥力。
  壹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八裏橋之戰結束之後,大明陸軍無論是作戰經驗,還是信心士氣都提升了壹大截,隱隱已經有了王者之師的氣象。
  即便近身搏殺,閻應元自信也能碾壓對面倭軍。
  哪怕是2萬對10萬倭軍,閻應元也有信心碾壓。
  如果火力全開,則對面的10萬倭軍根本不夠塞牙縫。
  事實也是如此,在騎兵的試探性攻擊遭到瓦解之後,幕府軍又派出了壹個看上去身材相對比較高大的武士,在陣前向明軍搦戰,竟然試圖鬥將,閻應元根本沒有理會。
  緊接著,幕府軍又派出了數千步兵,向著第2師步兵陣列的右翼發起進攻。
  最後的結果仍舊毫無懸念,再次投入進攻的數千幕府軍步兵再次遭到重創。
  兩次試探攻擊都遭受重創,對面的幕府軍終於沈不住氣,直接發起了總攻,10萬幕府軍以身披各式甲胄、手持武士刀的武士為前鋒,以手持長矛或者鐵砲(火繩槍)的足輕為中軍,最後則是弓箭手以及大炮,左右兩翼則是數千騎“驢騎兵”。
  通過這個陣形就能看出來,幕府軍本質上仍舊是冷兵器軍隊。
  幕府軍對火槍火炮的認識,仍舊還停留在作為戰場輔助的層面。
  而明軍的火槍步兵早就進化成了主戰兵種,並且衍生出了與之對應的步兵陣形及步兵戰術,而明軍炮兵更是已經在大踏步的向著陸戰之神的方向快速進化。
  所以最終結果就可想而知,幕府軍勉強挺過了明軍炮兵的炮擊,但是在進入到了五十步的距離之後,明軍步兵只用了三輪齊射就給幕府軍的武士造成重創,近萬名擔負著攻堅重任的武士以及家臣遭到血腥屠戮。
  緊接著,居於第2師後陣的200多門虎蹲炮便同時發炮,數量超過10萬枚的鉛子鋪天蓋地的攢落在倭軍的足輕隊陣,瞬間就造成數以萬計的殺傷。
  左右兩翼的倭奴“驢騎兵”也遭到了大明海軍艦炮的阻擊。
  明軍對於火力的使用原則,套用了另壹世界的火力集中原則。
  火力集中原則,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最密集的火力傾瀉到敵人頭上,以造成最大程度之人員殺傷,進而從心理層面動搖甚至瓦解敵軍之戰鬥意誌。
  結果不用多說,火力集中原則畢竟是被無數的戰例證明過的。
  於是乎,幕府兵直接崩潰,在拋下近萬具屍體以及傷員之後,將近十萬的幕府軍轉身就跑,督戰隊怎麽恫嚇都沒有用。
  ……
  作為幕府軍主帥的德川義直差點嚇尿。
  大阪之戰打完,德川義直就馬不停蹄的逃回江戶去向他的大侄子報告。
  聽完老叔德川義直的報告,德川家光也有些懵,大明天兵打到大阪了?不是說就是大阪的壹群商民暴亂嗎?怎麽突然就大明天兵打過來了?
  雖然已經當了26年的將軍,可是驟然之間面對這樣的變故,德川家光也有些慌,因為這跟紅夷的襲擾是完全不壹樣的。
  紅夷的襲擾不過是芥蘚之疾而已。
  幾十個甚至幾百個紅夷奈何不了幕府。
  但是大明天兵的威脅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大明天兵是完全有可能顛覆幕府的統治的。
  德川家光還是小覷了崇禎的野心,崇禎可不只是想要顛覆幕府統治,而是想要將整個倭國的千余萬倭人都遷到大明去做奴工,騰出來的土地就分給有功的將士,再從其他大陸運來奴隸從事農業生產,進而形成種植園。
  在今後的大明,倭島的產業定位就是采礦、農業、漁業及木材加工,今後只負責向江南八府壹州提供礦產、大米、家俱及各種海產品。
  德川家光不知道這些,急召老中、若年寄、奉行及大目付前來議事。
  老中、若年寄、奉行、大目付是幕府屬官,由大名或者旗本來擔任,額定人員都在三到五人之間,這十幾個人加將軍就是幕府的核心。
  聽完德川義直的分說,十幾個屬臣都有些懵。
  顯然,誰也沒有想到大明居然會出兵討伐倭國。
  最後還是壹個老成持重的老中說:“大將軍閣下,現在最緊要是弄清楚大明發兵討伐日本的原委,是因為大阪城的明朝商民?還是因為此前羽柴秀吉入侵朝鮮?又或者是因為更早之前日本浪人對大明海疆的襲擾殺戮?”
  “只有弄清楚了原因,我們才能對癥下藥。”
  “如果是因為大阪的明朝商民受到不公正對待,幕府可以賠禮道歉,並且給予足夠的補償,如果是因為羽柴秀吉的入侵朝鮮,那麽豐臣氏已經被我德川氏滅亡,大明朝廷就沒有理由再討伐,而如果是因為更早時候的浪人襲擾,那麽就給予壹定的賠償……”
  然而話還沒說完,壹個年輕氣盛的奉行就怒形於色道:“賠償賠償賠償,除了賠償或者陪禮道歉,大人就沒有別的主意了嗎?”
  “大明雖然強大,可是在大明與日本中間還隔著大洋。”
  “當年的大蒙古比大明還要強盛,不也奈何不了日本?”
  頓了頓,奉行又對德川家光說道:“大將軍閣下,明朝遠隔重洋前來討伐我們日本,勢必不能持久,所以我們就跟他們耗著,明軍火器雖然犀利,但是只要不與他們正面交鋒,火器再犀利也沒什麽用,拖上三五個月,明軍自然糧盡退走。”
  “幼稚!”老中很不客氣的訓斥道,“妳知道明朝動用了有多少船只?”
  德川義直便說道:“確切數目不詳,不過按最保守估計,明朝水師也有五百艘大船,後續不排除還有更多的大船渡海來到日本。”
  好家夥,兩百多艘直接變成了五百艘。
  不過對於敗軍之將來說,也是常規操作。
  畢竟,只有把敵人誇大,自己的失敗才能顯得情有可原。
  老中緊接著說道:“明軍水師的壹艘大船就能載糧數百石,五百艘大船足可以載糧數十萬石之多,而明朝軍隊的數量僅只有數萬人,妳說可支撐多久?難道留著這樣壹支龐大的明軍在近畿平原作亂嗎?萬壹明軍打下京都並劫持了天皇怎麽辦?”
  剛才說話的那個奉行頓時啞口無言,因為他沒有考慮過這個。
  老中又對德川家光說道:“大將軍閣下,最好還是與明朝媾和。”
  “崛田前輩說的是。”德川家光欣然道,“那就有勞妳走壹趟大阪。”
  “嘎?”崛田正盛聞言當即便楞在那裏,說歸說,但是能換個人去嗎?
  “崛田前輩千萬莫推辭。”德川家光很誠懇的說道,“畢竟妳是關東乃至整個日本數得著的智者,也只有您這樣的智者才擔負得了這樣的重任,拜托了。”
  說完,德川家光又從榻榻米上跪坐起身,向崛田正盛鞠個躬。
  這下,崛田正盛徹底沒了退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